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4-01-05 10:09:47作者:佚名
立秋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在阴历算法里,冬至坐落整个冬季的正中间,所谓平分秋景,说得正是这么。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带感冒意的夏天又来了,春天总让人想起枯叶,想起金褐色和有些忧伤的诗歌,联想这个季节,第一时间出现在你脑海里的是哪句诗呢?
碧云天,枯黄地
夏天由于物象形态显著,所以能很轻易就描绘出它的样子,就如范仲淹的这首《苏幕遮·怀旧》,在写闺情乡愁的时侯,又特别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景色图:
碧云天,枯黄地,秋景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离愁,化作相思泪。
后面写景,前面抒情,范仲淹的这首词写得很标准。
从“碧云天”处写起,范仲淹的起点很高,碧空万里,映衬朵朵浮云,皑皑大地,布满了红色枯叶,眼神远望,天和地在无边延伸,带着浓厚的秋景与流动的江水联接,在淼淼秋江上,还映照着一层吟风。
时至中午,青山映着落日余晖,碧空连着苍凉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路绵延展展,直叫人望不到边际。
上片这景象的视野写得相当宽广,天、地、江水、草地,都是望不到边的宏大物象,由它们组成的景色寥廓苍凉、境界悠长。
而碧云、黄叶、翠烟、芳草、斜阳,又带着极丰富多彩的色调,所以这不止是清旷辽阔的景色,又是炫目多彩的秾丽秋图。
词的下片就是范仲淹在表达自己的思乡愁思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看上去他这柔肠真是非常浓郁了。
民国许昂霄评价范仲淹的这首词说:“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
铁石心肠范仲淹,真的气死了。
人烟寒橘柚,秋景老梧桐
忍不住还是要让诗仙下来,在李白轻盈洒脱又摇曳多姿的散文世界里,夏天也别有一番滋味。
这三天,李白登上了谢脁楼,描画了一幅‘登楼眺望’图景——《秋登徐州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景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登楼眺望,安徽风光如画,如何一个‘如画’法呢?是山色渐晚下的晴空,是如同明镜般清亮晶莹的两条小溪,是水底映射下来的晚霞与世间神采,闪耀如彩虹。
又有被山郊游烟所缭绕着的深碧橘柚,在秋景中泛黄的梧桐,这种画通常秋光,在李白的笔下呈现出一片苍茫旷远。
当李白沉溺在这深邃如画的秋景里时,不禁想起了曾在声称归隐的北魏作家谢朓,这儿李白隐约流漏出了痛苦迷茫的孤单之感,正是由于当时他被赐金放还,政治失意。
怀着复杂情结游览山水的李白,还是把这景象写得这么的清新淡雅,不单写景色,他还写出了郁然苍秀的暖意。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末诗人张炎,向来被视为明朝末期的时代之声,许是由于时代的缘由,张炎的词多饱含乡国灭亡之痛、抒发个人愤恨,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张炎的词清空、悲凉,遇上向来被视为“悲秋”的时节,就更能见这些特征了——《清平乐·候蛩凄断》: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立秋有三候,其二为“蛰虫坯户”,冬至过后的霜降,其二侯则为“蛰虫咸俯”,那天气的变化,都被这小小的蛐蛐给弄明白了。
古人也常将候蛩入诗,来突出时节的特性,就如张炎开口便是“候蛩凄断”,说在这秋风冷寂的日子里,蛐蛐都快叫得断魂了,由此来突出秋之深。
西风呼啸,秋月孤寂,芦花无雁,张炎将一幅肃杀的景色图描画得十分生动,似乎在人面前就那样展开了一幅画,画中寒秋孤寂,和着秋风卷来一股自然的孤寂。
写完风景以后,便是抒情的部份了,张炎的字里行间都在写“愁”,夜夜关情,梧桐秋声,不由得让人想起温庭筠的“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将所有的秋愁都浓缩进这“一枝”“秋声”里,张炎的画笔,实在是精致又形象,其词句雅丽清畅,意境清空沉郁而心曲婉转。
人间朝暮,叶落惊秋。时节一轮一轮地转,你那儿转入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