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8-04 14:54:24作者:admin2
1910年,德国医学家欧立希和他的助手秦佐八郎,在上万只老鼠身上做了606次实验,发现了洒尔佛散。欧利希给这种药粉起名叫“606”号,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梅毒的药,被称为”梅毒的克星“。
30多年后,“606”号被日军用在了慰安所里的慰安妇身上。
这种药有一种令人谈之色变的副作用,给包括中国妇女在内的受害者造成终身伤害。
1、荒唐的“慰安所”制度说到“606”药物的使用,就不能不提到日本残酷的“慰安所”制度。
上世纪30年代,日军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士兵上战场后,不知道战争何时才能结束,长期的禁欲生活,让他们情绪低落。
于是战争间隙,日本官兵就到处在占领地寻找女人进行性侵犯罪。这种行为在日军高层是被默认的,认为可以激发士气。
为了不留后患,在干完坏事后,日本士兵常常把受害妇女直接杀掉,这种兽行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此外,日军官兵经常逛民间的卖春场所,这些卖春妇女大多都患有性病,传染给了许多日军官兵。于是性病在军队里蔓延,极大地损耗了日军兵力。
因此,日军高层就想出牺牲部分占领地女性,设立慰安所制度。他们认为慰安所能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远离国家的军人性欲无法压抑,军方需要提供女性来刺激士兵的士气,以使他们能为日本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卖命。
第二,希望慰安所能减少日军过分暴力行为。
第三,实行专门的军人内部的慰安所,对慰安妇进行有效管理,减少性病在军队里的传播。
因此在二战期间,由日本政府主导的荒唐的慰安所制度,实际上就是强征被占领地妇女,有计划地分配给军队,充当日兵发泄淫欲的性奴隶。
2、悲惨的慰安妇日军在亚洲最早设立的“慰安所”是在上海。
1932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海军在上海设立了一批慰安所。最具代表性的是“大一沙龙”,1931年设立,1945年日本投降,整整存在了14年。是世界上时间存在最长的慰安所。
日本陆军也跟着学,华中军、华北军、关东军都实施了慰安制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又把这种制度推广到东南亚地区和日本本土,各国有约40万名妇女遭到迫害,其中中国人有20万左右。
他们先是利用本国妇女效忠天皇的思想,把她们诱骗到中国。本国女子不够,又从许多亚洲国家,拐骗贫困家庭的女子。她们来自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内地,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
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1945年日本投降。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在中国战场上常驻日军超过100万。日军开始在中国各地设置慰安所,其中大部分是日本朝鲜人,还有一部分是中国人。
根据日本学者自己计算,日本士兵和慰安妇的比例是29:1,理论上说一名慰安妇就要服务29名士兵。
慰安妇中除了成年女子,还有许多是未成年少女,她们被迫给日军。她们中有些是在被、轮奸后被投入慰安所。还有一些,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贫困,以找工作的名义被人贩子拐卖后,成为慰安妇。
慰安妇的房间,只有5~6平方米大小,只能摆得下一张床。她们的服务场所,甚至有时还在帐篷里战壕里。甚至在战场上,日本士兵也要求提供安慰服务。
令日军高层没有料到的是,慰安所制度不但没能起到防止的作用,反而造成了传染病的大肆传播。
因为上级的放纵,日军在没有慰安所的时候,照样出去对当地女性实行性暴力、等犯罪行为。
慰安所中有军医对慰安妇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却没有对军人进行健康管理。日军中大量患性病的军人,他们的性病通过慰安妇进行传播,使慰安所成了传染性病的主要场所。
日军方给士兵发放安全套和“星秘膏”,用来预防性病传播,但是很多人因为嫌麻烦都不用。使得患有性病的日本士兵的数量惊人。
有数据表明,日本陆军感染性病的人数:1942 年是 11983 人,1943 年 12557 人, 1944 年12587 人。
这些数据只是冰山一角,因为患有性病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仕途,许多人选择了瞒报。
日本政府发现用设置慰安所,来减少日本士兵的性暴力行为、防止性病蔓延的政策失败了。为了治疗在军中蔓延的梅毒等性病,他们给慰安妇注射一种名叫“606”的药物。
它到底是什么药?又给慰安妇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
3、获得诺奖的“606”,竟然成了日本人的帮凶梅毒开始在日军队伍中蔓延,患病的士兵越来越多,大大影响了日本军队的战斗力。日本军队中的军医发现有一种叫“606”的药,能有效治愈梅毒。
它的化学名是砷凡钠明。而“砷”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毒物——砒霜!
这种药的毒性较大,它虽然能治疗梅毒,也有很大的副作用能使妇女终身不育,严重的还会要人的命。但是日军并不把慰安妇当成工具,哪里会在乎她们的死活。
日军给所有慰安妇都注射这种药,不仅能治疗梅毒,还能让女性失去生育功能,对他们来说是一举两得。
其实这种药是由一个德国医学家保罗·欧立希发明的。他在上万只小白鼠上做了606次实验才成功,所以把这种药的名字命名为“606“。
19世纪,梅毒从美洲经过航海通道被传入欧洲,许多病人被这种病毒折磨死去活来。
保罗·欧立希在医院看到病人痛苦的模样,很想研制出一种药物既能杀死病毒,又对人体无害的药物。
他和他的日本助手用锥体虫做实验,上千只小白鼠成了牺牲品。
1909年,经过606次实验后,这种药物终于被研制出来。保罗·欧立希称它为“606”号,被人们称为梅毒的克星。后来青霉素被人们发现,逐渐取代了这种毒性较大的药物。
他的日本助手秦佐八郎,全程参与了实验。后来这种药,出现在日军的慰安所内,人们猜测这与他不无关系。
保罗·欧立希因为发现了“606”号还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他没想到自己的研究成果,竟然被人用在如此肮脏的用途。
“606”号药物成为日军侵害女性的帮凶。许多慰安妇因为受不了非人的折磨,有的选择自杀,有的变得精神失常。幸存下来的女性因为失去了生育能力,很难拥有自己的家庭。
“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帝国主义,违反人道主义、违反人类两性伦理,违反战争常规制度的政府犯罪行为,这段历史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
606药剂其实是一种抗生素,早期由西方人发明,目的是拯救无数的梅毒患者,它的疗效很好,但也有副作用。但606药剂是一项治疗患者梅毒病症的药剂,是良性的发明,这项药剂还获得过大奖。
但是后来药剂到了日本法西斯手里,性质就变了。主要是二战后期,日本法西斯在各条战线上都是垂死挣扎,苟延残喘了。日本兵的士气非常的低落,所以军方就用了一个办法提高日本军人的作战士气,就是慰安妇。他们把大量的日本或者占领国的妇女怔去做慰安妇,供日本军人享用。但是因此也发生很多的问题,比如妇女梅毒传染,或者怀孕等等。于是日本军方又给慰安妇大量注射606药剂,来压制感染的梅毒病毒,并且让妇女不怀孕。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防止梅毒在日军里传染。但是606药剂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压制梅毒,不能根除梅毒,而且对注射者的肾脏损伤巨大。
因此慰安妇们虽然注射药剂,但是还是无法阻止梅毒传染,而且很多妇女战后都无法再怀孕,永远失去了做女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