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4-04-01 17:05:44作者:佚名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建立中学阶段中学考试招生制度的通知》,提出全面构建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将中学结业考试、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学业水平考试如何考、初中校区如何教、高中阶段中学如何招?这种变化要晓得↓↓↓
全面构建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将中学结业考试、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统一规范为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将小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中学生中学结业和升学的基本根据,实现“一考多用”,减少中学生多次复习负担。
与传统意义上的高考是哪些关系?
目前全国高中结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由结业考试、升学考试两部份组成,分开举办。结业考试是合格性考试,由中学组织施行,成绩是评判中学生是否达到结业标准的主要根据;升学考试是选拔性考试,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组织考试,成绩是中学阶段中学招生的重要根据之一。传统意义上的高考,通常是指升学考试。
此次提出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将结业考试和升学招生考试合二为一,主要评判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既是中学生高中结业又是升学的基本根据。
都考什么课目?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坚持“全开全学、全科开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所设定的高中阶段国家课程课目均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其中:道德与法制、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列为考试课目;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列为考查课目。
按照学科性质和特性,分类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英语、数学、外语、地理4科书面闭卷面试;道德与法制、历史2科书面开卷面试;数学、化学、生物学3科书面闭卷面试与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信息科技上机考试;体育与健康过程性考评与现场测试相结合;考查课目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查,结果记入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
“全科开考”是否会降低中学生学业负担?
“全科开考”是国家统一要求。教育部明晰规定,要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所设定的全部课目列入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同时,“全科开考”是保证中学教学质量的须要。通过“全科开考”,引导中学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每门课程,克服一些课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确保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我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重点考虑了怎样处理“全科开考”和“减负”的关系,避免降低中学生学业负担。主要是通过考试内容调整、难度控制、时间安排及考试组织形式的改变,引导中学推进课程变革,从源头上减少中学生的复习任务,着力减少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
一是在考试内容上,指出提升命题质量,严格以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为命题根据,考查中学中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降低单纯记忆、机械训练的内容,着重考查中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关注综合素养和学科核心素质。
二是在考试形式上,按照学科性质和特征,分类采取书面闭卷面试、书面开卷面试、听力测试、实验操作、现场测试、过程性考评等不同形式。
三是在投档计分课目的构成和数目上,将道德与法制、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书面面试,化学、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信息科技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记入中学阶段中学招生投档总成绩。
四是在考试次数上,通过中学结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实现一考多用,防止多次考试,减少中学生重复复习的负担和压力。五是在考试时间上,根据“学完即考”原则,将地理和生物学面试、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信息科技考试安排在八年级,减少中学生在结业年级集中复习的压力。
各科目分值是多少?
根据国家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目课时的规定,并综合考虑课目难度、课程容量等诱因,确定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各科目满分分值分别为:英语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面试90分)、道德与法制60分(含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7分)、历史60分、地理60分、物理书面面试60分、化学书面面试60分、生物学书面面试60分;化学、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共20分;信息科技10分;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过程性考评20分,现场测试30分)。总分800分。
考试时间怎样安排?
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根据“学完即考”的原则,通常安排在学年底举办。在中学相关课目教学计划完成后,及时安排中学生出席学业水平考试,防止在结业时集中安排。
地理、生物学等课目面试安排在八年级学年底,道德与法制、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物理、化学等课目面试安排在九年级学年底,各科目面试时长分别为:英语120分钟、数学120分钟、外语120分钟、道德与法制60分钟、历史60分钟、地理60分钟、物理60分钟、化学60分钟、生物学60分钟,具体考试时间由全国统一确定。
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信息科技考试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现场测试、物理和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考查课目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具体考试(测试)时间和课目次序由各省统筹确定。
成绩应用
(一)中学结业。中学生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所有课目成绩合格方可结业。凡考试不合格的,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制订重考办法,组织重考,重考成绩只计“合格”“不合格”。中学学业水平考试重考工作通常应在当初8月末前完成。
(二)中学阶段中学招生投档。道德与法制、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书面面试,化学、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信息科技考试和体育与健康考试,以原始成绩记入中学阶段中学招生投档总成绩。其他课目成绩应达到结业水平。
为何要提升体育与健康考试分值?
为全面强化和改进新时代中学体育工作,国家明晰要求“改进高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渐增强分值”。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提高中学生体质的重要作用,引导中学生广泛参与体育锻练、激发运动兴趣、养成锻练习惯,促使中学生健康成长,将体育与健康课目的分值由原先的30分提升至50分。
降低的20分是过程性考评部份,由中学生日常参与体育锻练情况、《国家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考评三部份组成,三年级下学期至九年级念书期四个学期的成绩之和为过程性考评成绩。
为何要将化学、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记入中学阶段中学招生投档总成绩?
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实验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植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将实验操作考试记入中学阶段中学招生投档总成绩,才能引导中学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训练,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中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迸发中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何时开始施行?
根据分步施行、稳妥推动的原则,体育与健康课目自2021年夏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中学生开始施行,其他课目自2022年夏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中学生开始施行。
2021年入学的高一中学生:文化课考试课目根据现行制度施行,体育与健康考试课目根据新的制度施行。中学阶段中学投档计分课目总成绩满分为650分。
2022年入学的高一中学生:2024年进行地理和生物学面试、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信息科技考试,2025年进行其他课目的考试。中学阶段中学投档计分课目总成绩满分为800分。
为何要施行小学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主要评哪些?
施行小学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使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措施。施行综合素养评价,一是引导中学重视“五育并举”,促使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二是引导班主任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学生,对中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中学生明晰发展方向。
三是引导中学生认识自我、激发潜能,愈发重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综合素养评价从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质、社会实践等维度评价中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重点记录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以《河北省高中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档案》的方式客观呈现。
中学分校应怎样举办教育教学?
新的小学阶段中学考试招生制度,对小学分校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变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成长观,推动教育评价变革,施行素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减少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学习压力,确保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严格依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施行教学,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非常是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
三是强化教学条件保障,建立实验室建设,强化音体美器材配备,保障正常教学需求,加强市长班主任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中学阶段投档办法有哪些变化?
新的小学阶段中学考试招生制度,完善了基于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养评价的中学阶段中学考试招生投档模式,才能有效改变目前中学招生将部份学科成绩简单相乘作为投档惟一根据的做法。
一是调整投档计分课目。把地理和生物学也作为了投档计分课目,同时将化学、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和信息科技考试记入中学阶段中学招生投档总成绩。
二是发挥综合素养评价的作用。由各省探求将中学中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结果作为中学阶段中学招生投档重要根据之一,中学阶段中学按照自身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综合素养评价结果使用办法,使综合素养评价在中学阶段中学招生投档中真正发挥作用。
三是继续施行指标生新政。继续依照不高于80%的比列将民办市级示范性中学招生名额均衡分配到区域内中学分校,分配名额适当向农村小学倾斜,促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推动建设招生电子平台。以市为单位构建中等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统一招生电子平台,严格规范招生时间和程序。
catalogs:115814;contentid:9900304;publishdate:2022-06-09;author:李丁丁;file:72-74d939c7-1cc8-4fbe-9753-459d5f338acf;source:29;from:广东晚报;timestamp:2022-06-092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