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4-10-20 17:08:07作者:佚名
近期
#男孩高考742分
考取师范本科引争议#
话题冲上热搜
这一突破常规的选择
随后引起网友热议
有人赞成
也有人不理解
高考的另一个赛道
该怎么看待?
7年后
直接当老师?
据媒体报导,日前,山东临沂一位母亲在社交平台晒出父亲高考成绩742分,领到了苏州幼儿师范高等本科校区的投档通知书。有网友表示不理解,觉得父母眼神短浅;也有人觉得人各有志,就业有兜底也很好。
据男孩父亲称,儿子考的“七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出来直接当中学老师。家里不缺钱,只希望父子俩之后生活轻松快乐。
记者从徐州幼儿师范高等本科校区官网看见,盐城市从2021年起开始试点培养“七年贯通师范定向生”,试点培养高校为苏州幼儿师范高等本科校区和温州师范大学,试点专业为“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
依据该校官网信息显示,根据“提前招生、县来县去、定向就业、有岗有编”原则举办“七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试点工作。入学前考生父母与培养高校、生源地县(市、区)教育局签署三方合同,结业后由生源地教育局安排至农村民办幼儿园或中学任教,服务期限不多于5年。
另外,依据无锡师范大学《2023年广东省乡村班主任定向培养计划补报问答》显示,乡村班主任定向师范生结业后到户口所在县(市、区)教育局报到,根据综合成绩排行,依次选择到有空编空岗的乡村中学任教。综合成绩按培养高校考评成绩30%、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成绩30%、毕业时各镇(市、区)组织的定向急聘考试成绩40%方式估算。
据悉,乡村班主任定向师范生结业前以及在服务期间内,不得报名全日制初一层次学历。结业后,假如未到岗任教或则未完成服务年限的,两年内不得报名研究生,未服务的时限内不能应聘浙江省内事业单位,并需缴交毁约金。
投档分数线
超过民办中学?
与“五年一贯制”不同的是,“七年贯通师范定向生”学制五年。
前三年在苏州幼儿师范高等本科校区按三年制本科注册学籍,修业届满且成绩合格者,由徐州幼儿师范高等本科校区颁授本科结业证书;符合大专结业条件者,出席徐州师范大学和苏州幼儿师范高等本科校区共同组织的“专转本”转段考试,成绩合格的注册徐州师范大学专科学籍,三年修业届满且成绩合格者由徐州师范大学颁授专转本结业证书(结业证书上标明“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字样),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按照盐城市教育局公布的2021年-2023年“七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分数线来看,该项目的投档分数线也在逐年下降。学前教育专业投档分数线从最高685分升至最高720分,高中教育专业投档分数线从最高692升至最高738分。
与之相比,2023年苏州城区普通中学第一批次民办中学中,投档分数线最高的是山东省临沂四中,仅为723分。徐州幼儿师范高等本科校区官网报导中也谈到,“录取分数线超过所在户口县县城四星级热点中学投档线”。
记者注意到,盐城市2023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计划招生数90人,高中教育71人,学前教育19人,共4887人报考。可以看出,竞争颇为激烈。
高考另一赛道
如何看?
事实上,不仅启东,浙江杭州、徐州等地也举办了“七年贯通培养定向师范生”试点。近些年来,全省多地也进行类似探求,以培植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走得远”的基础教育班主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网友的热议似乎更多是投射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应当尊重女生的决定,并建议女生把基础打好,以更好适应未来职场的需求。
“七年贯通培养定向师范生,曾经没有这样明晰的新政,并且客观上存在这样的做法,好多‘老中师’培养中学生,就是跟一些专科高校贯通的。”储朝晖表示,某市以前有项新政,当地高考的前几名都必须学师范,这一措施给当地留下了好多优秀的班主任。该新政是当时特定情况下拟定的,相比原先,如今的升学选择变多了。
他觉得,应当根据考生的优势潜能和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需求,尽可能理智、客观地作出选择,而不是他人说那个方向好、哪个更热门就选那个。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授熊丙奇觉得,虽然这样的选择并不奇怪。从高考招生情况看,各地都有部份高分考生选择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项目,尤其是三年制中本贯通,投档分数甚至超过职高分数线。
熊丙奇撰文强调,我国于今年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将职业教育定位为与普通教育平等发展的类型教育。要把职业教育建设为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其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高考时的高分生,可依照自己的个性、兴趣,选择适宜自己的职业高校,而不是就按分数高低选择职校或中职。
每位人面对的情况不同,对于未来的规划都有各自的实际需求,基于理智作出的选择应当得到尊重。我们的社会应当才能宽容不同的价值选择,我们的社会评价体系也不该局限为一种。面对报名志愿的信息差问题,则须要中学、平台等各界合力应对。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晰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但在鼓励多元选择的同时,我们也要听到,“重学历轻技能”的偏见,“能本不专”的社会观念,“高职虽好但不想让儿子上”的苦恼……这些都有一定的现实基础,须要得到正视。职业教育亟需得到进一步发展优化,以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摘掉“目光短浅”的标签,让考生的选择真正成为有远见的选择。
综合 | 共青团中央 中国新闻网
审核 | 曲东旭 责编 | 武智勇
编辑|洱海·5先森 王佳逸 点亮“在看” 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