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4-11-27 15:05:03作者:佚名
高考有好多新政性名词、概念,包括中学等级的界定:省示范、省标、非生省标;还有好多高考考生的类别:统招生、定向生、定转统;还有分校特殊班型:珍珠班、宏志班、爱心班、民营机制生........
1、统招生
统招生,即通过出席由教育部组织的全省普通中学统一招生考试并被投档,结业后由教育部颁授认证文凭的考生。区别于定向生、大学生孙辈、特长生等。
2、定向生
定向生,是指在定向指标新政下考取优质中学的考生。定向指标新政,是将优质中学招生计划定向上发到部份薄弱中学,其目的是推动教育平等化,使各处的中学生都有机会上好的中学。在规定生源中学取得即将学籍两年以上的应届结业生,且初中、初三年级连续在该校就读的中学生就可以申请定向指标。
高考投档时,按照定向生所报定向中学志愿及本人考试成绩,在其所报中学普高投档分数线下50分以内;学院区成员中学考生报名所在学院区内定向生,投档成绩不高于该校普高投档线下40分,并不得高于普通中学投档控制线。
3、定转统
若定向招生中学在某小学分校定向生源不足,则其剩余定向生计划调整为普高计划投档,被投档的中学生则是定转统生,分数线较统招生略低。
4、内定(签约)
部份重点学校针对本校应届生的“预投档”,以小学五年成绩排行为根据(或以高中期中期终及模考排行为第一参考标准),选拔出几十名到二三百名优秀生为内定中学生,“保上”本校小学,须要收取一定费用,有的中学在考上后会退,大多不退,假如最后毁约上了其他中学,费用也是不退的。事实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内定的中学生最终是否投档,还是要看高考成绩的。
5、插班生
转学生,是中途转入本地或外省其他中学就读的中学生。在通常情况下,转学生是因为父亲工作调换、住址迁移、户籍变更以及其他诱因,但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目前广泛存在着好多中学生努力转学到优等中学读书的情况,通常都是初中高中转学,主要以成绩为参考,投档名额很有限。
6、跨区域招生
跨区域招生,是指普通中学分校经市中招领导小组批准,可在中招管理规定的招生区域以外进行招生的行为。事实上,福州市绝大多数中学在城六区内,或城六区以外广东省内“自主招生”,都是以跨区域招生的资格进行。
具有下述情况之一的为跨区域招生资格校区:
①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展宏志班、珍珠班、远通爱心班、师范生源基地班的中学。
②经省教育厅批准筹建有田径培训中心、击剑训练基地、篮球培训中心、排球训练中心、围棋训练中心的分校。
③经市教育局和原市建委批准开展艺术特长班、自强班、希望班的学校。
④所有公办普通中学,以及杭州二中的民营机制计划。
7、特长生
特长生是指在个别方面(例如:音乐、体育、绘画等)有优于普通人的技能的中学生,重庆市高考特长生分为体育类特长生与艺术类特长生。中考投档时,特长生属提早投档批次,分数线只要达到职校线60%即可,每名朋友只能与1所中学达成投档意向,填志愿之前与中学达成意向以后才会有补报资格。
8、宏志对等班
2015年重庆中招计划里出现的名词(2015年择校生即将取消),西安市仅中学、83中有招生资格,每校80个名额,杂费2万/3年,分数线较统招生低,面向全国招生,以南京市生源为主,投档次序次于特长生、统招生、定向生等。补报志愿时只需在“宏志对等班”一栏填写中学即可。
9、平行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是相对于次序志愿而言的,平行志愿遵照的是分数优先的原则,而次序志愿遵照的是志愿优先的原则。平行志愿投档本着“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同批次平行志愿投档,首先对于本批次线上的所有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逐分按照每位考生所补报A、B、C中学的先后次序,录取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校区。当出现考生所报平行志愿中的多所中学都符合录取条件时,只能投向最靠前的一所中学,不能同时投向多所分校。
10、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在招生过程中,原报名这个志愿的人数不够,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就能投档到计划招生的人数。高考投档之后,因为部份考生报名志愿不够科学、合理,致使最低控制线上部份考生没有被任何中学投档,同时有部份普通中学没有完成招生计划。为妥善解决此问题,城六区部份中学会在基本投档工作结束后,再进行网上征集志愿,给上线考生最后一次被投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