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学习看书的顺序与进度?
2021-06-13
更新时间:2022-08-02 17:43:22作者:admin2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灭韩,拉开统一六国的战幕。在统一六国前,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已经被秦国灭亡。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因西周国背叛,派大军进攻西周,西周公被迫献出所有城邑和周都洛阳给秦国。
西周公被秦国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随后被秦王废为庶人,送回洛阳。同年,周赧王抑郁而终,已经没有人再拥立新的周天子了,周朝灭亡。
公元前249年,东周公与诸侯谋划伐秦,秦庄襄王派丞相吕不韦率军进攻东周国,全歼东周国的军队,灭亡东周国。
东周王朝分裂为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周王室的后裔名义上有三支公元前441年,周贞定王去世,留下四个儿子,长子姬去疾继承王位。三个月后,不久被二弟姬叔杀死,姬叔继位为王。
五个月后,老三姬嵬又杀死老二姬叔,篡夺周王之位,是为周考王。周考王担心老四效仿自己和老二,就把周王畿的土地,分割一部分给老四姬揭,建立了西周公国。
西周公国建都于洛阳西边的王城,因为王城本身就是洛阳的一部分,而且周王室的土地本就不多,所以西周公实质上掌握了周王室的实权。
西周公国传了两代,到西周惠公姬朝继位的时候,他的兄弟公子根发动叛乱。趁此机会,赵成侯和韩共侯发兵进入周王畿,将周王室的土地一分为二。
公子根建立东周,建都在巩,周王畿的洛阳归东周管辖。公子根即为东周惠公,因周王的成周属于东周国,自此东周公执政周王室,为周王卿士。
因此,周王室的后裔其实是有三支,一支是周赧王的周王嫡系,一支的西周公国的姬姓公族,最后一支是与西周国互为兄弟的东周公族。
东周灭亡后,周王室的后人去了哪里呢?周王朝最后一位周天子是周赧王,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但对他来说也是憋屈的六十年,一生被列国诸侯欺负。
早在他爷爷周显王的时候,周王室的土地就已经被一分为二,西周、东周各一半,周王都寄居在东周,周天子已经成为了象征了。
公元前307年,秦军拿下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率军逼近周王畿的洛阳。秦王派丞相樗里疾告诉周赧王,自己想试着举一下九鼎,被周赧王拒绝了。
樗里疾一怒之下,就把周赧王赶出了周王宫,撵到西周的王城去了,从此周王就一直寄居在西周。
公元前256年,秦国已经占领楚国、韩国、魏国、赵国的大片领土,周王室成了秦国嘴边的一块肥肉,整天在瑟瑟发抖中度过。
秦军攻占了韩国的阳城、负黍,西周国眼看着秦国就要向自己举起屠刀了。这时楚国来给周赧王打气了,请周赧王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诸侯讨伐秦国。
周赧王欣然同意,但此时的周王室已经穷得叮当响了,周赧王和西周公好不容易凑齐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但是实在拿不出军队所需的武器和粮饷。
于是向周王畿内的富户借钱筹措,希望以击败秦军后的战利品来归还债务。结果西周公率领周军出伊阙塞后,仅有楚军和燕军会合,联军仅有几万人。
西周公等了三个月也没有等到其他诸侯的军队,几万人的联军,怎么是秦军的对手。对西周的背叛,秦昭襄王十分生气,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
“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於周。”
同年,周赧王姬延在抑郁中死去,此时周王朝已经失地失民,周赧王死后,没有人拥立新的周天子。次年西周文公姬咎逝世,东周王朝灭亡。
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西周灭亡后,周王室的臣民纷纷向东逃亡,逃到哪里了呢,毫无疑问,是还没有灭亡的东周国。
公元前249年,东周公联合诸侯,企图趁秦国联续两位秦王去世,国内局势不稳的机会,讨伐秦国。为自己制造生存的空间,西周已灭,唯有弱秦,自己才能生存。
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秦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
吕不韦灭亡东周的时候,东周惠文君被秦军诛杀。但是秦国并没有为难周王室的后人,将他们迁到阳人地,延续周氏的祭祀。
秦末诸侯的复国行动,周王室既无宗族又无贵族,无人为其复国秦朝末年,各国的复国,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王族后裔,比如齐国的田氏兄弟。
另一种是贵族复兴母国或当地的战国诸侯,比如魏国贵族张耳、陈余在赵地复兴赵国,楚国贵族项氏复兴楚国。
周王朝还没有灭亡时,都无法凑齐五千的军队,可见其贵族实力是多么地弱小。周氏王族,被秦国豢养在阳人地,自保尚且惶恐,哪里有复国的胆量和气魄。
另外,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在天下寻找周氏后裔,只找到了卫国公室的后裔姬嘉,并没有找到周王室的后裔。
刘邦建立汉朝后,继承了对历代先王祭祀的传统,因而没有对周氏后裔赶尽杀绝的必要,这也不符合刘邦的执政措施。
可以推断,从东周灭亡,周君被迁到阳人地,最后到秦末乱世,周王室的后代,要么是人丁单薄,最终绝嗣,要么是被秦国赶尽杀绝了,个人认为后者可能性更大。
秦末起义时,河南洛阳一带,并无起义军响应,直到巨鹿之战后,张耳的部下申阳,率军渡过黄河,最先攻入洛阳,拿下河南地区,最终申阳被封为河南王。
可能河南地区作为天下的要害地区,秦国对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地区控制力比较强。或者是荥阳的地理位置更重要,因为周王室的存在感不强,洛阳的存在感也不强。
韩国的荥阳、成皋、南阳明显比洛阳更加重要了!天下义军都没有把洛阳放在眼中,自然就没有人想着利用这块周氏旧地做点文章了。
谢邀!!!
周行分封制。所谓封建,就是说“封土建国”。各国君主在国内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军事、外交、法制等。他们和周天子的关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臣子”和“主君”的关系;各国和周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方”和“中央”的关系。因此说这是“周朝”是牵强的,可以说是“周王国”,它与其它诸侯国的不同仅仅在于它是王国,其它诸侯国仅仅是公、侯、伯、子等国。(附注:甚至各国对周的朝贡也不是特殊的。前546年,晋楚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之会”。双方订立盟约规定,除秦、齐两大国外,原依附于晋、楚两强任何一方之小国皆应向另一方朝贡。)
所以君可以看到,周在建国之初就埋藏着动乱的火种。因为周天子必须时刻考虑一个问题:各国国君都不是等闲之辈,如何威服各国?周在建国之初,挟大胜之余威,自可改天换地。因此,周依靠如下两策威服各国。其一,土地优势。周王室占有西起歧阳,东到圃田,所有渭、泾、河、洛地带,称为周的王畿,由周天子直辖,地方千里。并且,周礼规定,“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周有宗周六师,成周八师,这保证了周天子对各诸侯国的土地、人口、兵力优势;其二,姬姓优势。分封自己的亲戚作为诸侯国国君。《荀子·儒效》篇中提到,“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天下大部分都在姬姓手里,姬姓为了自己的利益,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去触犯天子的。即使触犯,也未必成功。即使成功,天下也还在姬姓手里。两策之中,土地优势是根本。这套制度还是有效的,西周经过了昭(损失六师于楚)、穆、懿、夷等王折腾,经历了厉王时期国民暴动,经历了宣王虽号称中兴,实则只是昙花一现的回光返照,最终至于幽王亡国。虽然基本在走下坡路,但我们说这是由于其立国基础不牢固导致的必然结果,周王室在西周始终拥有对各国的挟制能力,各国亦尊周王室为大宗。但是幽王、平王之际(两周之交)发生的事情,彻底击溃了周王室威服天下的战略布局。幽王身死,周王室经历了混乱的诸侯干涉,平王、携王之争(携王死于晋文公之手),宗周(丰镐)全毁,最终平王在诸侯国(郑、秦、晋等)的帮助下迁都洛邑。从此周失去了王畿的西半部,两策之中的根本之策不存在了,因此威服天下的根基不存在了。最终,岐周之地落入了秦国之手。
因此,如果非要给周王室失去天下共主这个过程定义一个转折点的话,那就是前770年,平王东迁。从此,周仅仅是一个弱国,而不是天下共主了。从此以后,周王朝作为一个帝国的荣誉就已经失去了,周王朝的后人,也就是姬氏后人,被战火纷飞的列国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雪藏了起来!当然了,更多的是融合在了一起!周王朝的大臣有识之士已经果断放弃了周王朝,良禽择木而栖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虚与委蛇之辈!或者是,列国安插下来的!
那时候,周王朝民心散尽。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战争,每个诸侯国家都有了自己独立的信仰体系制度,复国?痴心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