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如何构建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如何构建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更新时间:2023-03-19 11:16:18作者:佚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国科大学教授

东莞大分校长

罗俊

植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学院,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只有植根中国,能够更好地走向世界一流。这一深刻认识已然成为中国学院促进变革、创新发展的基本共识和行动自觉。

在推进学院发展的整治实践中,东莞学院越来越理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深刻内涵。所谓“中国特色”中山大学招生人数,我们的理解就是要彰显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属性,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一整治模式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育人目标。所谓“世界一流”,我们的理解是学院这一知识型组织具有特有的发展规律,那就是现今世界所有一流学院无一不是与自己国家民族发展历史紧密相连的。所以,佛山学院提出了世界一流学院“三个首先想到”的标准,即“国家首先想到、社会首先想到、学界首先想到”,这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时代总会不断赋于学院新的职能,但综观近千年的世界学院发展史,培养一流人才一直是学院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主任提出立德树人是学院的根本任务,正是对学院这一根本价值和历史规律的深刻宣示。怎样建立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历史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出的“时代卷子”。结合佛山学院的工作实际,我从五个方面谈点理解和认识。

一、坚持美育与智育融合

学院阶段是青年产生和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等教育“以育为本、立德为先”的理念,符合青年人成长的基本规律。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中学生增强政治理论素质、增强辨证唯心思维、接受国情知识信息的关键载体,是学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支撑课程。其次,“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支撑体系。思政课不能是独立的一盘一盘菜,而应该是做菜离不开的这味“盐”,要融汇渗透到每门课里、每次课堂上。目前,我们已有376门专业课程举办课程思政试点教学,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所有专业课程的全覆盖。

二、坚持学科与专业融合

中山大学招生人数_全国计划招生江西省高考人数_2015 军校 招生 人数

我国“双一流”战略明晰提出把建设一流学科作为建设一流学院的前提基础。学科建设是世界一流学院发展的内部规律,是现代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突出特色。学科是特定的知识体系,专业则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是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专业则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依托,更是检验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学科与专业都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具有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

近些年来,东莞学院按照学科发展总体布局,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学科与专业调整,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加强学科与专业一体两面的关系。目前,全校88个专业都有支撑一级学科发展的明晰任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愈发清晰。经过“一减一增”调整,我们的学科结构与专业结构更符合一流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需求。2019年国家级一流专科专业建设点评比,东莞学院34个专业入围,这个成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近些年来抓住学科与专业融合的变革实践。

三、坚持科研与教学融合

科教融合、科研育人是一流学院办学治校的重要理念之一。现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奔腾而至,对学院输出创新人才、输出创新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促进高水平的科研创新优势与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之间的互相转化,就能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教融合的核心是解决“两条腿走路”的协同问题。近些年来,根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的指导思想,我们摸索出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三大建设”特色路径。我们自主投入近20万元,举办“三大建设”,积极承当国家任务,建设国家重大创新平台,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科教融合的根本在于培植人才。首先,我们用三年的时间,把院长上专科生课程的实际比列从67%提升到95%,同时完善了一支200余人的青年班主任专任补习员队伍,全部由副院长以上的优秀班主任兼任,强化中学生的思想推动和学术推动。其次,促进创新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两年来,我们的专科专业开办学术前沿课程早已实现全覆盖。再度,拓展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中学的科研实验室、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鼓励中学生早进课题、实验室和科研团队,引导中学生依托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感悟创新探求中的经验和教训。

四、坚持大专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融合

一流学院的人才培养,既要坚持以本为本,高度注重大专生培养;也要坚持以严治研,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更要坚持贯通培养,让更多的青年步入足够的培养周期,更多地步入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在维持大专生规模不变的前提下,我们抢抓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推动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最新统计显示,2020年有65.2%的专科结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我希望两年后这个百分比可以达到80%左右。这样的变化塑造了中学生整体向学求学好学的校风和气氛。

五、坚持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融合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课程体系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依托。近些年来,东莞学院把提升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完备性和竞争性作为育人体系变革的重要契机。一方面,全覆盖地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通识、基础、核心、提升四大类,建立第一课堂的课程体系;着重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五育并举提高中学生综合素养素质。另一方面,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支持力度,中学每年投入2000亿元支持第二课堂重点项目中山大学招生人数,推动一二课堂的融合发展。

坚持“五个融合”,是东莞学院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遵守的方式和路径。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份子,佛山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向国外外一流学院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努力为世界高等教育交流互鉴、携手发展贡献自己的思索与探求。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必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您推荐

中山大学在即,中大招生祝大家都都能金榜题名!

中山大学2022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已经正式发布!请您登陆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最新公告“中山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院系联系方式”。请您登陆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点击“历年录取分数线”即可查看()请您登录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点击“招生计划”即可查看()。请您登陆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最近公告“中山大学2022年高校专项分省分专业计划”()。

2023-03-19 11:10

2016年安徽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简章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概况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办学成绩2010上半年我院学生参加的全国(安徽考区)计算机一级和二级(VB)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4.”的校训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坚定信心,迎接挑战,齐心协力,千方百计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民办高职院校。

2023-03-19 11:07

2023年高考人数大概是多少人?2023高考报名人数多少?

2023年高考人数大概是多少人?2023高考报名人数多少?一、2023年高考人数大概是多少人?二、2023年各省高考报名人数目前全国各省的报名人数都暂未公布,预计会在5月份左右公布,大家可以关注粤秀教育,在高考报名人数公布后,会更新相关数据内容。广州市2023年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共有55091人报名参加,2023年参考人数对比2022年上涨了1073人。

2023-03-19 10:21

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基本简介及就业前景分析!值得收藏!

武汉科技大学基本简介武汉科技大学王牌专业网友对武汉科技大学评价选择武汉科技大学你是不会后悔的【武汉科技大学有怎么样】相关文章:武汉科技大学怎么样武汉科技大学有哪些专业武汉小学怎么样武汉大学怎么样武汉科技大学是几本武汉科技大学是几本武汉纺织大学怎么样

2023-03-19 10:07

2023年各省高考报名大部分已经结束,你准备好了吗?

作为对比,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人。由此可见,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呈现明显上涨趋势。按照73%—77%比例范围来看,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范围在1132—1198万之间。8万;2021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略有下降,但也达到了78.因此,也有不少人都认为:2022年河南全省的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已经突破130万大关。大部分地区高考报名人数的逐年增长,其实也意味着复读生群体正在逐渐变大。

2023-03-19 10:06

为什么南昌大学和江西省高校命名的省份有福建、江西?

今天,我想谈谈为什么南昌大学和江西省高校命名。江西大学成立于1958年,没有南昌大学有历史和地位,因此更名为南昌大学是理所当然吧,属于校名的回归。我个人认为,南昌大学不更名江西大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个历史地位回归的问题,加上南昌这座城市本身就有历史,所以也就不用更名为“江西大学”了。

2023-03-19 09:1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