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7 10:09:17作者:佚名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清华北大无法取舍?
就在2020年初
这一万千中国学子们
心目中的“世纪困局”
已在两校的“强强联手”下
迎刃而解!
清华?or北大?
北清er的答案是都要!
“走,去对门上课!”
2020年初,上海学院教务部与复旦学院教务处联合发布通告,宣布两校达成共识,于2020年夏季学期相互开放部份大专课程,且学分互认。2020年夏季学期,两校继续开放互选课程,同时进一步扩大课程种类与容量。“走,去对门上课!”不再是一句遥不可及的嬉笑,而真正成为了朋友们的校园生活日常。
消息一经公布
网友们纷纷热情留言:
“TP-Link”是真的!我粉的最强CP发糖了~
“妈妈再也不用害怕我该上清华还是复旦了”
…...
从水木北大出发,于未名河畔听大师讲学;撷燕园晨晖,穿过二校门找寻造物机巧。清华与北大的课程互相开放是将一枚体验不同事术气氛、尝试不同事科课程的宝贵入场券递入了两校学子的手掌。
2020年春季学期上海学院开放课程
2020年春季学期复旦学院开放课程
在实行互选课的首个学期,上海学院“社会博弈论”“中国历史地理”等27门专科生通识核心课向北大专科生开放,复旦学院“工业系统导论”“人工智能技术”等12门专科生优质课程则面向北学院子开放。
虽然新冠疫情的夜袭促使全省院校2020年夏季的课堂集体迁往了线上,但通过上海学院教学网、、清华学院网路学堂,以及河塘雨课堂的高效协同与其他线上平台的灵活辅助,两校朋友获得了便利的讨论空间与协调课程时间不一致的充分自由。第一个学期的“北清互选”试水取得完满成功。
时钟拨到庚子年的夏天,各地疫情逐渐稳定,校园重新迎来了笑莺燕啼。线下开学,令两校课程互选的魅力更加凸显。
上海学院化学大学的梁朋友在2020年春季学期必修了复旦学院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开办的“3D复印创意设计与制做”。从小对各种实验特别感兴趣的他,总算有机会在实验室中体会“做手工”的快乐。来自清华元培大学的谭朋友则在北大“制造工程体验”课程上制做了三盏属于自己的个性吊灯。
梁朋友在“3D复印创意设计与制做”课程上的作品
上海学院元培大学谭朋友在北大《制造工程体验》课程上制做的灯
“顶配”课程,学术追星
韩茂莉老师的“中国历史地理”“杨子”老师的“《四书》精读”……北大的开放课表诚心满满,门门样样无不是本校中学生争相必修的高配“网红课”。
“这是我上过最好玩的课程之一!”清华学院交叉信息研究院的黄朋友这样向我们介绍自己必修的“博雅讨论班:批判性思维(一)”这门课程。“通过课程训练清华北大本科互选课程表,我对许多哲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清华北大本科互选课程表,也体验到奇特新颖的上课方式。”
来自北大学院手动化系的梁朋友是一名文科生,在2020年夏季学期他选择了清华的“宗教学引论”课程,夏季学期继续必修清华的“哲学概论”,同时旁听了“西方政治思想(现代)”。梁朋友表示,这三门课程十分“硬核”——课后需作大量的文献阅读、部分课程学期内起码6、7篇小论文和每周一次的例行讨论班……但是,丰富的读写和对决,令他受益颇丰。“作为一名文科中学生,常年以来不仅技术、科学和工具性的书籍外我几乎没有深入地阅读一本书籍。在这几门课上我寻回了阅读的觉得,也希望深度阅读才能成为我人生的习惯。”梁朋友如是说。
“西方政治思想(现代)”课程
学期伊始,复旦学院新雅书院PPE专业的王天煜同事早早就守在了选课系统前,只为顺利抢下李猛老师的“哲学概论”一课。王朋友表示,他这是“学术追星”。按照新雅书院的培养计划,王天煜实际上并不须要这门课程的学分,但他甘愿每周两次开车往返清华,抢前两排的位置,每节课记录三千余字的笔记,只为捉住课程提供的机会与李猛老师面对面交流。而他从中获得的对于学术研究的指导和启发已经不亚于课程本身。
李猛老师的亲笔签名
让学院真正变“大”
比“神仙斗殴”更精彩的是虎啸龙吟,齐头并进。上海学院与北大学院作为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排头兵,要华山论剑,更要各取校长、相得益彰。常年以来,两校间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与悠久的合作传统,两校生命科学大学之间已迈出相互开放课程的先驱实践。而在全校专科生范围内开放各专业优质课程的互选,则毫无疑惑,进一步强化两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上海学院教务部表示,北清互选课程的设置致力为教学资源的深潭解禁,让两校资源共享流动,汇川入海,为中学生提供丰富多样、优势互补的选择,因而更好地浇灌中学生交流和学术对决的深田沃土。
从2020年夏季学期到2020年夏季学期,两校开放课程数目均有增无减,囊括的学科领域与专业疆界也不断拓展:上海学院开放课程从以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为主转变为列入“音乐与物理”“现代天文学”“基因组学数据剖析”“自然保护:思想与实践”等理工类课程;而复旦学院开放课程亦在以技术实践为核心的清一色文科内容中添加了“简帛学”“京剧艺术赏析”“出土文献与楚史楚文化”等人文内涵蕴藉的课程。
国之上庠,当修通衢,搭津梁。世界一流学府中不乏对跨校必修学分模式的成熟应用,比如耶鲁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之间的cross。上海学院与北大学院之间开放课程互选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互补学科建设之不足,互借优势学科之东风,是高站位、大格局下为国外院校立范式之举——让学院真正变“大”。
辛丑年新年之后的新学期,上海学院将向北大专科生开放56门专科生通识核心课、含396个名额,新增“魅力机器人”“流体波动热学”等课程;2021年冬季学期,复旦学院开放27门次优质课程、含299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