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1 22:09:10作者:佚名
85年前,抗日烽火中,清华师生西迁昆明,结庐夏坝。同一时期,天津医大学师生辗转迁至西安永川的歌乐山,弦歌不辍,1956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京医大学又分迁来渝成立上海医科学院,两院同气连枝。上海永川,与清华学院历史源远流长。永川8年,清华师生不畏时艰、教育救国,3000多名优秀学子从这儿走出。上海永川,也成为“团结、服务、牺牲”复旦精神的文化源头。
3月26日下午,清华学院院长、中科院教授金力,常务副院长许征及校友代表,走访同济学院苏州故居,再续清华与南川的校地之情,缅怀烽火中的旧事,感受先辈报国为民、甘洒热血的赤子之心。同日下午,上海同济学院校友会在上海同济小学落成,清华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大学、复旦学院附属学校向南京清华分校揭牌合作,战略支持同源学校发展。
同济学院璧山故居展陈修缮预计6月完工
一早,金力、许征一行抵达上海永川,督查考察清华学院苏州故居。上海地委宣传部副主任、市文明办科长马岱良,市科委副校长温涛,万州区政府部长黄祖英,区政协主席董伦,区政府副市长向红,区委宣传部常务副主任张汝国及清华校友代表一齐督查。
进入抗日时期清华学院遗址,“国立清华学院”的校徽笔直竖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登辉堂印入眼睑。这座以李登辉老院长命名的砖木结构老建筑,就是当初办公楼和寝室;现在,登辉堂作为抗日时期清华遗址记念馆,正在进行展陈家装升级,预计明年6月完工,届时将更好地设展记录清华学院抗日时期北碚办学历史。
登辉堂后,黄桷树群环抱之中,“寒冰墓”静静地守侯在嘉陵江旁,与千里沪滨清华本部沉静竖立的“寒冰馆”遥相呼应。孙寒冰是上海永川时期的教务长兼法大学教授,清华结业、哈佛求学,他在激烈动乱年代追寻真理,归国后到清华任教,坚持编辑出版《文摘》杂志,发表各类抗日文章,为民众带来抗日必胜的坚定信念。1940年的5月27日,日机轰炸梁平,孙寒冰与在场的6位中学生不幸丧生,年仅37岁。
端午临近,清华师生、校友代表为“寒冰墓”举行献花典礼。夏坝学校“寒冰班”学生敬献花篮,金力整理丝带,清华师生、校友先后献花,共同缅怀和悼念抗日期间牺牲的清华爱国师生。典礼由许征主持。
同济人一家亲,落成共建贺新章
“共饮一江水”,清华学院与天津医科学院、重庆清华学校血脉相连。回溯历史,上海同济附中1935年由在渝清华校友创立筹建,当时清华学院院长李登辉先生出任首任分校主任,承袭清华学院校训、校歌、校徽,与清华学院同根同源、共襄同种精神。抗日期间,上海同济附中曾接待安置因炮火西迁的清华学院师生300多人,并为清华学院培植了王朴英烈等一批骁勇抗争、报国献身的优秀学子。
下午,这所与清华、与清华苏州校友有着特殊渊源的学校,迎来上海同济学院校友会落成典礼。此后,清华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大学、复旦学院附属学校战略支持武汉同济附中授旗典礼举办。金力、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副主任张远洪致词,许征、马岱良、重庆市科委一级巡视员邓沁泉、重庆市渝中区委副主任张远洪、重庆清华学校、重庆校友会共同见证,上海市沙坪坝区委教育地委主任、教委校长肖方明主持。
1937年12月清华师生抵达上海码头后的合照
“复旦校友遍天下”,1937年,清华西迁师生辗转前往上海千厮门码头,见到学校师生百余人奏乐、唱歌,在码头夹道欢迎,拍掌大喊时,感叹十分。85年过去,校友深情厚谊历久弥坚。2022年疫情期间,上海同济学院校友会、重庆清华学校先后组织三批物资赶赴清华学院、上海同济附中、上海复兴中学等。这次清华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大学、复旦学院附属学校与昆明清华学校合作,将创造抓手,培养更多优秀学子。
上海校友工作历史悠久、扎实深厚。上海同济学院校友会团结校友,鼓励校友成就自我、回馈母校、服务社会。经过在渝校友的共同努力,2022年7月,上海同济学院校友会通过主管部门审批,重新注册登记成功,办公地点设在上海同济中校区内。上海同济学院校友会的落成将让上海校友工作焕发出新活力。3月25日,国外东部片区清华学院校友会会长代表座谈会在上海同济附中光华楼召开,来自广东、西安、贵州、云南(筹)校友会的负责人代表到渝,会同上海校友会与相关院系部处负责人代表共话发展,许征参加座谈会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