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崇祯死后是谁把他葬到陵墓的?!

崇祯死后是谁把他葬到陵墓的?

更新时间:2022-06-23 14:55:23作者:admin2

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很爱大明朝,想有一番作为,想治理好国家,想做一个好皇帝,但他生不逢时再加上国家沉疴难起,虽然他已经很努力了,可是最终也没有成功,在大明朝覆灭的前夜,他因不愿做亡国君而英勇赴死,年仅33岁!

崇祯帝一生节俭,生前因也没有为自己预建陵寝,那么他死后,是谁安葬的他呢?又是谁为他修的陵墓呢?

崇祯皇帝接班时年仅16岁,看似到达了权力巅峰,实质上他接手的是一个已经烂到芯里的国家,也就是说他爹留给他的是个风雨飘摇的烂摊子。

当时大明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即,朝廷内部党争不休,后宫有魏忠贤专权,朝堂有东林党结帮,关键是那帮文官们还都不听他的;民间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爆发;关外有后金努尔哈赤政权的虎视眈眈。

在这种矛盾凸显的恶劣状况下,国家穷的却一没兵、二没钱,三没粮。

崇祯帝内外交困,焦头烂额,实在没辙了,他就组织了一支由4000个宦官组成的城防军来守城,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城的前几天,这些从没摸过枪炮的宦官们还在练习着瞄准和放炮。

因此让他治理这么一个岌岌可危的国家,也确实难为他了!

即便在位期间,他生活节俭,励精图治,平反冤狱、铲除魏忠贤等等,做出了种种政绩,但大明王朝早已摇摇欲坠,国运更到了积重难返的境地,所以就算是神仙下凡也难以回天!

因此大明朝的灭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对于一国之君的崇祯来说,就有一些无奈和悲凉了。

明朝崇祯十七年 (公元1644年) ,当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攻入北京城时,尽管众人都劝说崇祯皇帝投降,但是崇祯却果断拒绝。

他自知北京破城在即,就开始安排后事。他先是让太子换上便服,送到亲戚家去,以备东山再起。随后他又赐死了自己的嫔妃以及子女。

杀完至亲,他自己则带着太监王承恩爬上了煤山,走上了不归路!

当他远远看着山下的紫荆城里火光冲天,杀声一片时,崇祯绝望之极,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绳子,拴到一颗树上,留下遗嘱就上吊自尽了,随同他终结的还有277年的大明王朝。

临死前,他在自己的衣袍上写道: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大致意思就是说,他登基17年,虽然自己兢兢业业,勤于政事,然而国运至此,这一切都是奸臣误国,导致最后奸贼攻入京师,自己无颜面对地下祖宗,所以自己脱掉衣冠,以发遮面,任凭奸贼处置我的遗体,但请不要伤害百姓。

崇祯皇帝吊死后,李自成的大顺军在三月十九日清晨进入北京城内,两天后,崇祯与王承恩的遗体被发现。

李自成下令用几块破门板将崇祯的尸骨拉到了宫门外,随后,“盛柳棺”,也就是说用了几块柳树板搞了口薄木棺材,将崇祯和周皇后的棺木放置在东华门外,搭盖了临时灵棚,供百官祭拜。

1、明朝大臣李国桢向李自成提出让崇祯帝入葬的要求,李自成这才下令葬了他。停灵期间,明遗臣和京城百姓听说后都纷纷前去观看,他们看见崇祯的尸身以发覆面,穿着内衣裤,一只脚赤足,一只脚穿着袜子,情状及其凄惨,但始终都没有人敢去为崇祯料理后事。

在这些看“热闹”的前明官员里,只有襄城伯李国桢“泥首去帻,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农民军见状就抓着他去见李自成,李国桢“以头触阶,血流被面”。

李自成被李国桢的忠贞所感动,想要说服李国桢投降,李国桢同意了,但他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明代帝王陵寝不能发掘破坏;二是用天子礼葬崇祯皇帝;三是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李自全都一一答应。

但李自成在安葬崇祯的问题上,却遇见两个难题,一没钱,二没“宝地”。由于当时连年战乱,国库空虚,他很难体面地埋葬崇祯;而且崇祯帝生前并没有为自己俢建陵园,他也没有钱去为崇祯修建一座陵墓。

思来想去后,李自成总算找到了一块 “宝地”,那就是将崇祯帝安葬在昌平鹿马山的田贵妃的墓中。

昌平鹿马山是明朝帝陵所在地,这里先前已经埋着十二位明朝皇帝,所以后来被称为明十三陵。田贵妃是崇祯帝的宠妃,死于崇祯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她的坟园建筑是由工部侍郎陈必谦负责营建,明朝灭亡时,当时的地面建筑尚未完成。

李自成还算厚道,他命令属下将崇祯帝的梓宫刷上红漆,把一同上吊自杀的周皇后的棺材涂成黑色,还为崇祯皇帝换上翼善冠、衮玉及渗金靴。将帝后入殓之后,李自成又开始着手安排埋葬崇祯帝下葬的事情,他下令以“帝王礼,王礼祭”安葬崇祯。

因此李自成愿意为崇祯皇帝下葬,这和忠臣李国桢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说明李自成是一位有情义的汉子。

2、崇祯帝入葬是昌平地方官赵一桂和地方乡绅出钱,按照李自成的指示做的。他把崇祯帝入葬的这件事情交待给昌平官府去办,并指示昌平州官员,速动用官银雇人打开田贵妃的墓门,将崇祯与皇后合葬于此。

说起来李自成也十分不容易,他虽做了指示却无银子可拨。当时埋葬崇祯的全部费用都是由省祭官署昌平州吏目赵一桂通过募捐的形式得来,因为昌平州银库一贫如洗,无钱雇人。

赵一桂联系了当地的一些富贵人家,并成功说服他们捐款,共筹得233两银子,最终崇祯皇帝才得以入土为安。

下葬是在四月初三,因为买不起椁,负责监葬的大顺礼主事许作梅临时决定把田贵妃的棺材从原来的木椁中取出,移到石床右侧,将周皇后的棺放在石床左侧,最后将崇祯帝的棺木放入田妃椁中,停放在石床正中位置。棺椁之前各设香案祭器,点起万年灯,遂将两座石门关闭,将隧道填平。

初六,赵一桂和孙繁祉又捐了五两银子,买来砖头在冢的四周修筑了一道五尺高的围墙,这一场丧事就算结束,崇祯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葬入妃陵的皇帝。

3、崇祯帝的陵墓是由清朝多尔衮和顺治俢建满清进入北京城之后,也就是崇祯入葬一个多月以后,尔衮和顺治并没有糟践崇祯,相反做的还比较到位,他们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还重修了崇祯墓。

他们先挖出崇祯和周皇后,然后用皇帝的礼仪进行重新安葬,谥号是“庄烈愍皇帝”,令臣民着丧服3天,并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

乾隆年间,清政府对明十三陵进行了修缮,扩建了司陵的湘殿、北亭等地面建筑,使其与其他墓葬没有太大区别。同时也安排保管陵墓的太监负责日常维护。

总之,不管清朝是收买人心也好,还是以礼相待也好,都算给了崇祯皇帝基本的尊严,维护了一个帝王最后的体面。

崇祯皇帝的安葬过程,是分两步走的,直接逼死他的李自成和几乎灭了他宗族的满清皇帝都出过力。

明末,君臣关系很奇葩——皇帝不信任臣子,臣子也没有担当。这些权贵们心里的小九九是:“江山国家是你的,金山银山是我的,凭什么让我出钱保卫你们老朱家的王朝?”

于是皇帝找他们要钱,他们也哭穷,彼此在玩一个心照不宣的游戏。最终,没等到“勤王”的救兵,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就凄惨的吊死在了煤山的一颗歪脖子老树上,随他去的,只有一个贴身太监王承恩。

上图应该比某些电视剧更真实的还原了崇祯自缢的情形。据给他收尸的人描述,崇祯穿的蓝色袍服,没有戴帽子,以发覆面,一只脚穿着红鞋,另一只脚上只有白色锦袜。讲真,明朝皇帝并不是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天天一身明晃晃的“土豪金”,大部分时候,是穿素色衣衫的,何况喜好朴素生活,让皇后亲手给自己补袜子的崇祯皇帝。

崇祯更悲惨的地方在于,死的时候没人顾得上给他收尸。

当时,李自成已经进入了北京内城,除了少数选择“自杀”殉国的大明“死忠”外,更多的朝廷官员带着细软四处逃散,剩下的,则乖乖的跪在城门口迎接大顺军团。

李自成的手下沿着皇宫,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的搜查,找遍了院落里的犄角旮旯,救起了失血昏厥的长平公主和袁贵妃,给周皇后收了尸,但唯独找不到崇祯皇帝。

此情此景下,李自成非常着急。毕竟,万一大明皇帝顺利出了城,跟南边来的“勤王”军队汇合,再反杀回来,对自己的威胁,那将是极大的。

于是,李自成下令,只要找到崇祯皇帝,无论死活,都赏赐黄金一万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果然,第二天,马上就有热心的北京群众提供线索,崇祯皇帝的尸体正挂在一颗老树上,随着春天的沙尘暴晃悠悠的飘摇。脚下还倒着一位身着蟒服的中年太监。

(这老树的位置还在,成了景山公园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但树早就不属于“原版”的了,是1981年补栽的“假”歪脖子树。)

为了表姿态,李自成决定将崇祯皇帝按老规矩下葬在天寿山,结果竟然发现,已经当了16年皇帝的崇祯,根本就没顾得上给自己修陵墓。

此时,躲在周国丈家的明皇太子朱慈烺也被自己的姥爷主动交出。

自信满满的“闯王”并没有难为指朱慈烺,反而痛快的答应了朱太子的几项请求——“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

于是,李自成的手下匆忙中找来一具高质量的红漆棺材,和一口品质不错的黝漆棺材,把帝后两口子塞进了已经去世两年多的崇祯爱妃——田贵妃的陵墓里。

这时,大明的降官们都有更“重要”的事情忙活,对于安葬崇祯两口的事儿,互相推诿,最后,安葬崇祯帝后的任务,落到了昌平州基层官员赵一桂身上。赵一桂费了大劲,四处忽悠哀求,向北京周边的商人和百姓募捐,得到了233两银子。

安葬的第一步,是要打通田贵妃陵墓的通道(帝后妃嫔下葬后,要用大石填塞墓道以免盗墓者进入陵寝),以便帝、后棺木进入。

赵一桂请了工人,不分昼夜,用了四天时间才打开了田妃的墓道。

这一步的花费最多,打开、封闭墓道需要200两银子的预算,剩下的三十多两银子则用来搭盖薄棚,买纸,买猪、羊、素供,结算活动人员工资,提供劳役们的工作餐等等。

不过,这样紧着花,钱还是不够用。因为,崇祯与周皇后都是有棺无椁(棺材外面的套),这样实在不符合帝王下葬的礼制。

赵一桂也是为难坏了,情急之下,他一狠心,干脆将田妃的棺木从她的椁中拎了出来,把崇祯的棺材放了进去上。然后,重新布局,崇祯放在中间,周皇后居左,田妃在右边。太监王承恩陪葬,埋在了外围。

于是,一夫一妻一妾,一家三口,加上老仆人,以这种尴尬的形式,在地下团圆了。

墓地封门后,参与工程的基层官吏和劳动人民们实在是看不下去,又现场集体捐资五两银子,给崇祯的陵寝外围包了一圈五尺高的围墙。

而此时,当年被崇祯皇帝寄予重任的大明权臣们,还在专注于“更重要的事儿”。

之后就是大顺匆忙撤离,满清入关,大明的臣子们跪完大顺后,又带头跪在北京和南京城门,连续两年,分两批次迎接了大清军队,几乎没人再关注过凄惨落幕的崇祯夫妇。

这时候,某些外族人倒显得更有骨气。比如,一名朝鲜崔姓大使拒绝向清朝统治者进行朝贺,之后,在兵荒马乱中来到崇祯皇帝的墓前,整整十天不吃不喝,活活的将自己饿死在了崇祯的坟头,为崇祯和大明王朝殉葬。

再接着,清朝皇帝正式平定中原后,一面为了断除后患,对明朝宗室男丁赶尽杀绝;一面为了笼络汉族老百姓,尤其是汉族知识分子,开始高调的为崇祯皇帝修建陵寝。

清统治者对刚烈殉国的崇祯帝后两人还是比较敬重的。把崇祯皇帝谥为“庄烈愍皇帝”,周皇后谥为“庄烈愍皇后”。将田贵妃幕改为思陵,并拿出预算,按帝王陵寝的规格,对思陵进行扩建。

然而,开始的时候,进展并不顺利。

毕竟,给前朝殉国的帝后修陵墓,属于“高风险”活动。谁要是卖力干了,表现出对明朝的怀念和热情,那不就等于在找死吗?

于是,清朝的工部和负责内务的太监们相互推诿、扯皮,谁都不愿意出头,更不想担责任。再加上资金缺口,于是,扩建陵墓的事儿,拖了好几年。

此时,原明朝司礼监秉笔太曹化淳,冒着生命危险,向顺治皇帝反应了这个问题。

正在成长中,非常崇尚汉族文化的顺治帝,出于个人感情上的“共鸣”,对崇祯陵墓的重建工程还是比较上心的。于是,下令立即营建思陵,不得以各种借口拖延,如果再遇到扯皮情形,必定重办相关官员(“如再延诿,定行重治”)。

在大清国皇帝的压力下,思陵终于开工了。

承担修筑思陵的官员们,每天都过的胆战心惊。很明显,他们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如果再拖延应付,不但会再次激怒顺治皇帝,别人也难免在背后指责他们没良心;而如果按照十三陵的标准修的太完美,又会被按上心怀前朝的帽子,容易被拉出来“秋后算账”。

最终,明思陵被修的不伦不类。虽然跟传统帝陵一样,建了无马道、宇墙、宝城墙、城台及重檐歇山顶式的明楼,但崇祯皇帝墓前的五供(石头祭器)却与其他大明皇帝有很大差异。首先,五供体量比其他帝陵的五供要大;其次,论式样,更接近于给太监用的祭器(下图)。不过,在陵园的管理上,思陵和其他明朝帝陵的待遇是一样的,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财政预算。思陵配有司香内使(守陵太监)二名、陵夫八名(可带家属),照役给予香火地亩(国家安置房产和田地)。每年春秋二季,分由太常寺差官至陵致祭。清廷每年还委派专员出差,定期赴十三陵巡视,进行检查修葺。甚至在18世纪末的乾隆晚期,还进行了一次对思陵的大规模修缮和扩建工程,直到19世纪末,清朝都坚持着对明帝陵的祀享。

清灭亡后,思陵在战火和盗墓贼的侵扰下,残毁的十分严重,随葬品被掏干净,帝后两人和田贵妃的尸体也早就不知所踪。尤其是内战期间,国民党军队为修炮楼,竟然大规模拆毁了陵园地面的亭台建筑。

最终,思陵被各路人马折腾的空空如也,仅凄凉的留下了坟冢、楼殿遗址、石雕五供、碑石等实在拿不走,不能变现的大物件。

好在,咱们又下功夫依据史料记载,重新修葺了思陵,使其恢复了一些往日风采。目前,思陵属于明十三陵的重要景点之一,每年的门票收入也相当可观。

为您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