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5-03-26 14:52:00作者:起步网校
《未选择的路》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诗歌的意思,理解诗歌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2. 情感目标:理解诗歌中“选择”的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道路的选择。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诗歌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 对诗歌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2.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对待生活道路的选择。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选择是人生的关键词,不同的选择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人生变数很多,有时总需要一个转折,一个契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人们常常会面临着作出选择的关键时刻,那么,如何选择呢?让我们来读一首诗吧,也许可以从中受到一些启示。这就是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教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者和背景: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现代诗人。他的诗歌对我们来说,有的可能有点陌生,但他的这首诗却广为流传,它不仅征服了美国文坛,还打动了世界读者,成为最受欢迎的现代诗歌之一。这首诗写出了面临选择时的人生体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因此广为传诵。
三、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并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5分钟)
四、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先自由朗读,再个别抽读、齐读)
注意指导学生读出重音,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15分钟)
1. 提问:诗歌题目未选择的路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首诗?
讨论并明确:这首诗写了人生常常面临两条道路的选择,而最终只能选择一条道路走下去,其实人生有时就象诗中所写的那样,未选择的路并不能因为荒草萋萋而失去价值。诗人借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对两种道路的思考,深化生活哲理。这是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深思,也是对人生之路的赞美。
2. 提问:“我”为什么站在路口沉思?“我”在选择哪一条路?“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人迹稀少的一条路?你对此有何体会?
讨论并明确:“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哲理的基调。诗人面对征途上一片荒草的岔路思考着。“我”在选择哪一条路呢?“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是凝聚着诗人几十年人生的体验和感悟的诗句,它给人以丰富的人生启示。人生道路万千条,当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定时会发现,其中某条路的人特别多,某条路少有人走。人多的一条路自然风景亮丽怡人,但这风景背后是拥挤、人头攒动和繁华喧嚣;少有人走的那条路荒草萋萋、人迹罕至,可是一旦走上去却是一片繁星般的诗意和幽美。诗人选择了荒草萋萋的那条未选择的路,因为“我”对它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我”认为它并非没有价值而是尚待发现其价值。诗人用比喻的方式回答了人生的哲理:“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路”,人生的道路一旦选择就要为之奋斗到底,“而我并不想从林中退出来”,即使将来这条路崎岖不平也要走下去,表现了诗人坚毅和信念。人生常常会面临选择,一旦选择了就没有后悔可言,只有义无反顾地走下去。那样也许没有多少人陪你同行,因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总是人迹罕至的。“只有那时在两条路的分岔处,我才回望另一条路。”将来有一天站在人生某一阶段的回顾点上,我们会发现走的路和未选择的路各有其价值,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生曲线。当我们把人生比作一张网时,实际上我们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的选择中生活着,没有选择叫本能,用生命做出选择那才叫精彩的人生。所以当我们站在人生的一个位置上时,一定要尽快选定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去奋斗、去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不要让犹豫干扰你的思想,不要让顾虑左右你的决定,更不要一直回头张望。勇往直前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辉道路来。相信:敢为人先、百
《未选择的路》教案注意事项如下:
1.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生活体验来感悟人生的意义。
2.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理解诗歌的意象。
3.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诗歌的音乐美。
4. 引导学生通过拓展延伸来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在教授《未选择的路》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诗歌主题,并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拓展延伸,以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未选择的路》教案相关信息如下:
1.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是一首深邃的哲理小诗。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告诉人们选择决定着人生,不同的选择会通向不同的结果,引发人们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2. 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在学习本诗时,应着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配乐读、表演读、拓展读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分析,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能有感情地表演诗歌,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4.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表演诗歌。
5. 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一首路,谈谈自己的看法。
6. 教学过程: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激趣导入;
(2)朗读感悟;
(3)拓展延伸;
(4)小结作业。
7.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主题,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
总之,《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小诗,通过朗读感悟、表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