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5-03-26 17:19:00作者:起步网校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新华社播发的一篇通讯,作者李培隽。这篇通讯讲述了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撤除英国告别牌匾的仪式。
文章通过精心剪裁,巧妙地处理了材料的详略。撤除英国告别牌匾的仪式是文章详写的主要事件,而香港回归的仪式则是一笔带过。详写撤牌仪式,是为了突出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表达中国人民收回香港主权、中央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喜悦之情,从而深化主题。
这篇通讯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充满激情。如“夕阳下,‘不列颠尼亚’号的告别牌匾被降下、摘下,历史的最后一页就此翻过。”作者把降下告别牌匾比做“翻过最后一页”,十分贴切、形象、含蓄、深沉,富有感情色彩。又如“此刻,‘不列颠尼亚’号在香港最后一刻的背影即将成为历史。”作者把“最后一刻”交代得十分清楚,简洁而鲜明。
总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具有很强的象征性、新闻性、文学性的优秀通讯。它不仅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且通过精心剪裁的巧妙构思和生动鲜明的语言,表达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主权、中央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喜悦之情,从而深化了主题。这篇通讯也因此成为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
参加别了不列颠尼亚仪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仪式的参与者需要准时到达现场,并遵守相关的规定和安排。
2. 穿着要得体,正式的着装是必要的,以符合仪式的正式氛围。
3. 保持安静,不要在仪式进行中大声喧哗或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4. 尊重仪式的主持人和参与者,不要做出任何不礼貌或冒犯性的行为。
5. 遵守现场的安全规定,不要携带任何危险物品或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现场。
总的来说,参加别了不列颠尼亚仪式需要尊重传统、遵守规定、保持安静和尊重他人。这些是参加任何仪式的基本礼仪,也是展现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方式。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新华社播发的一篇新闻,它报道了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场景。这篇新闻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发表,具有特殊意义和历史价值。
在新闻中,作者通过描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表达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作者用词准确、生动,语言简练,表达有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此外,《别了,“不列颠尼亚”》还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信和尊严,表达了中国政府对香港回归祖国的坚定立场和决心。这篇新闻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以及对民族尊严和荣誉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