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的多音字组词?
2022-06-18
更新时间:2025-03-26 15:18:00作者:起步网校
小熊不刷牙教案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教案示例:
目标:
1. 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2. 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准备:
1. 一个小熊玩具,代表小熊角色。
2. 牙刷和牙膏道具。
3. 歌曲《小熊的一天》。
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3分钟)
教师介绍小熊角色,并介绍小熊的特点:不爱刷牙。
引导语:今天我们要和小熊一起学习如何爱护牙齿。
2. 基础部分(15分钟)
观看一段关于牙齿卫生的视频,介绍牙齿的重要性以及不刷牙的后果。
教师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上下刷牙齿的外面、里面和里面,轻轻刷动,不要太用力。
请幼儿尝试使用牙刷和牙膏道具,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引导语:小熊今天要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我们一起来帮他练习吧。
3. 互动环节(5分钟)
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让幼儿实际操作正确的刷牙方法。
引导语:小熊已经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我们一起帮他实践一下吧。
4. 结束部分(5分钟)
播放歌曲《小熊的一天》,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跳,放松心情。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刷牙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养成每天刷牙的好习惯。
课后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确保幼儿能够正确掌握刷牙方法。同时,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小熊不刷牙教案注意事项如下:
1. 目标定位:根据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感知不刷牙的危害,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重点放在感知不刷牙的危害上,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直接用视觉感受小熊的牙齿又黄又黑,牙龈红肿的痛苦表情。
3. 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选择幼儿生活中常出现的不同刷牙状态,如饭后不漱口、睡前不刷牙等,引导幼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
4. 结合绘本故事进行延伸,通过小熊刷牙后发生的变化,让幼儿自己发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处。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观察幼儿的表现,注意个别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实践。
3. 结合家长资源,通过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总之,小熊不刷牙教案的目的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要注意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以下是小熊不刷牙教案的相关信息:
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早晚刷牙的道理。
2. 认识“牙刷”“牙膏”,学习词语“早晚”。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早晚刷牙的道理。
难点:理解小熊妈妈的话。
准备:牙刷、牙膏图片、小熊图片
过程:
1. 认识牙刷、牙膏。(出示图片)这就是我们每天刷牙用的牙刷和牙膏,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分别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们的名字。(出示词语卡片)
2. 讲述故事,提问:小熊一天都不想刷牙齿,结果牙齿坏掉了,小熊会有什么感觉呢?(引导幼儿知道早晚刷牙是对的)
3. 认识小熊,出示小熊图片。(这是小熊,它也想和我们一样每天刷刷牙。(引导幼儿知道每天都要刷牙)
4. 完整讲述故事,录音机讲故事。提问:小动物们都在笑小熊,小熊会听到吗?它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让幼儿知道不讲卫生会受到大家的嘲笑)
5. 再次讲述故事。
小结:小熊因为不刷牙,牙齿坏掉了,所以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刷牙,保护好自己的牙齿。